盼新聞/綜合報導
藥品指的是用來預防、診斷、治療或減輕疾病症狀的化學物質,但如果不好好按照醫囑用藥,隨意自行服用或增加劑量,就有可能讓這些對健康有益的「藥」變成傷害身體的「毒」!
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顧苡平表示,近年來有一藥品因為被許多藝人濫用而數次登上媒體版面,此藥品就是俗稱「牛奶針」的異丙酚(Propofol)。異丙酚為一種短效性麻醉藥,醫療上使用於手術時的全身麻醉、進行檢查或使用呼吸器病人的鎮靜作用,是醫院非常普遍使用的藥品,因為其乳白色的液體外觀而有了「牛奶針」這個別稱,在台灣被列為第四級管制藥。
異丙酚的副作用有注射部位疼痛、噁心、嘔吐等,也如同大多數的麻醉藥使用後會造成心跳變慢、血壓降低、暫時性窒息等,因此需要慎重的考慮劑量,並密切監控病人心跳、血壓與血氧。
然而,因為異丙酚快速且有效的鎮靜催眠效果,被許多有心人士非法用於治療失眠,更有些人沉溺於注射後降低焦慮而產生的欣快感,造成異丙酚成癮,不斷重複注射、過量注射,甚至搭配其他毒品服用,在沒有醫護人員監控下,恐怕會造成呼吸與循環系統抑制、昏迷、死亡。
除了異丙酚這種較難取得的管制藥有濫用的問題,一般家庭常備的止痛藥也是容易被濫用的藥品,民眾常因為想快速且有效的達到止痛的效果,而在短時間內服用過多的止痛藥。過量退燒止痛用的乙醯胺酚(Acetaminophen)會造成肝損傷、猛爆性肝炎、肝衰竭,最嚴重可能造成死亡;過量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(如Ibuprofen、Diclofenac等)則是會傷害腎臟,最終可能導致須洗腎。
顧苡平提醒民眾,為了身體的健康,並為自己的用藥安全把關,應謹記以下用藥安全原則,服用處方藥與指示藥需照醫師醫囑或藥師指示用法,自行購買成藥須注意標示的使用劑量與服藥間隔時間,另外不買來路不明的藥品及不吃別人贈送的藥品,避免治病不成反傷身。